年终特稿:2013年中国教育十大热门话题盘点
发布日期:2014-01-25   浏览次数:5816

年终特稿:2013年中国教育十大热门话题盘点

 

来源:新华网-新华教育  发表时间: 2013-12-03

 

核心提示:2013年,什么样的教育话题网友最为关注,什么样的教育热点引发全民讨论,什么样的教育事件令全社会震惊,什么样的教育关注令全民反思,走过2013年,看本年度中国教育的十大热门话题。 

NO.1话题:李天一“坑爹”事件引发公众家庭教育热议★

 

  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一事,从年初到年末仍在持续发酵。中国最小的申奥大使、青年钢琴家、留学美国……李天一的简历中充满让人艳羡的元素。这样的经历在“星二代”中并不鲜见,然而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对应的,却是目无法纪、骄横跋扈的行为。李天一事件在广大网民中引起的反应非常强烈,同时“二代”们的家庭教育也引发了公众热议。诚然,并非每位家长都是教育家,然而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孩子手中的一叠华丽的简历。作为家长,爱之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无原则的溺爱,无底线的包容,让那些占有相对优厚的公众资源的“二代”,一旦失去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社会而言,确是一群可怕的“存在”。

  熊丙奇:该反省的不只是李双江夫妇

  任何有利于嫌犯从轻处理的都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虽然,这里有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所左右,缺少应有的理性,然而一边倒的担忧,无疑承载着司法公正渴求的心理趋同。“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称谓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潜在着权益对抗的语境,背后有着难以言明的弱势自危心理。因而,“李天一案”已然超出个案的特征,何去何从,事实关系到社会普通群体心理最脆弱、最敏感的那部分神经。

   法官教育李天一:判刑10年与你是谁儿子无关

   1127,李天一等五人强奸案终审,法院维持10年刑期判决。知情人称,当天法院宣判结束后的法庭教育阶段,法官特别对当场听取判决结果的李天一说:作出这样的判决,跟你是谁的儿子没有关系。

  “李天一案”揭家庭教育8大症状 孩子有病家长吃药 

  李文道(首师大心理系副教授,北师大心理学博士):李天一非常有代表性。我们推测出李双江对孩子是溺爱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没有他人,一旦愿望欲求受阻遭挫,就会付诸暴力。父亲的溺爱往往会使孩子缺少规则意识,做事没有边界感和底线。

  

NO.2 话题:院士退休将打破“终身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中科院人士称,院士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今后,院士将日趋年轻化。

   《新闻1+1》 : 院士,何时退休?如何退出?

  最近一段日子以来,“退休”这个词被媒体和社会常常议论,不过它是由两个内容构成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在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及养老保险可能还有所欠缺和令人担心的时候,是不是要延迟中国人退休的年龄,成了热门的话题,有人反对,有人坚决支持,泾渭分明。另一个与“退休”有关的话题可就不是这样的泾渭分明了,而是大家一致同意,那就是院士应该有退休和退出机制,这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明确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思。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支持院士应该有退休和退出的机制,但是到底怎么退休和退出,可是一点准谱还没有,大家还不知道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院士为啥退休难?院士恒久远,“利益永流传”

   两则关于院士退休的新闻很有意思:一则是75岁的魏复盛院士称“搞科研可以80岁退行政职位可在60多岁”。(11月18《成都商报》)一则是今年11,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

  院士制度:期待在改革中完善

  “改革关键在去利益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学术荣誉,不与学术利益挂钩,年龄和终身制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学者符合当选的条件,什么时候当选都可以,因为当选之后,他仍然和其他学者一样平等竞争进行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特权;同时,终身荣誉也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荣誉而已。”

 

NO.3话题 复旦投毒案撕开“校园分裂”伤口★

 

  复旦大学的寝室投毒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之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大学生因琐事被室友刺死继而令舆论哗然,而就在425,安徽审计学院又出现了一起寝室血案。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

   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416,复旦大学2009级物理系本科生高翔在人人网的状态下写道:“只差一步,342,只看到空荡的SICU25号床。”当天1523分,28岁的黄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室友为何变仇敌?--“复旦投毒案”开庭直击

  27日,备受瞩目的复旦学生宿舍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被告人林森浩的供述,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严重冲突,下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这个略显荒诞而愚蠢的动机,引来社会舆论一片唏嘘。大学室友,本是彼此青春的美好见证,为何却变成生死两茫茫?

  复旦投毒案 琐事背后的生命追问

  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NO.4 话题:《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引发亲子育儿大讨论★

  

  湖南卫视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议,也让“父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话题升温。一份网上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严重。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父亲们到哪里去了?面对“男孩危机”,父亲们该怎么做?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 引发社会关注“父教缺失

   近日,来自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超过四成受访者(42%)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两成(17%)。另有39%的人表示教育责任由“父母均担”。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主力仍是妈妈。

   70%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近日,新浪网调查发现,70%的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不够的情况。专家认为,父亲的家庭角色不可替代,在成为父亲前就要做好准备,忙碌不是借口,而家庭教育的原则性问题父母应该一致。

   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NO.5 话题:英语教育回归社会化 中高考改革弱化英语分数★

  

  关于英语学科地位的讨论近来热度不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容指出,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随着改革不断推进,英语教育将走向何方,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专家表示,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

   北京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 中高考将降英语难度

   北京市教委召开“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其中,英语改革成为焦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负责教育报道的记者田甜介绍说:虽然这个会没有邀请记者,但其改革的具体内容重要而明确。

   中国“全民英语”热度降温?

   近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国人过度重视英语教育,几代人花费了过多精力,造成极大浪费。当前,英语学习过度、哑巴英语现状没有改善,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英语改革,利兮,弊兮?

   日前,北京市公布未来三年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中考中,英语的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高考中,英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方案公布之时,正值“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在京举行,主办方对114位参赛选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1%的学生认为中英文学习不存在矛盾,主张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在“第二课堂”而非应试教育。

 

NO.6 话题 教师节改期引发热议 是否多此一举?★

  

  2013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修改教师节日期规定,再次引起社会对师德、送礼、教师节改期问题的广泛关注。新规“红线”能否守住师德底线?教师能否在节日收礼?教师节改期有无必要?

   网友热议:教师节改期是否多此一举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28日为教师节。据称,这是以孔子诞辰为参考,而且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衔接,对教师来说更方便安排。对此,大家对延续了29年的教师节改时间一事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改期只是形式,从教师节改为孔子生日并不能改变基层教师待遇尚待落实和拯救当前师德败坏的风气;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改期有助于唤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教师节拟改期引热议 过好教师节比改期更重要

   延续了29年的910教师节面临改期,引发社会热议。教师节具体定在哪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节过好。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是为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并通过切实举措关爱教师。在这个意义上,教师节日期是维持现状,还是改为928的“孔子诞辰日”,并不是问题症结所在。如果全社会都在这一天形成对尊师重教认识的高峰,不更改教师节日期,也同样可以达到设立教师节的目的;反之,如果尊师重教做得不够,则无论教师节设在哪一天,都缺乏实际意义。

   教师节改期引争议 评论称尊师重教比改期重要

   延续了29年的910“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28日为教师节,经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28

 

NO.7话题: 虐童,不是家务事!虐童是否该入刑?★

  

  中国人常说一句叫“虎毒不食子”,指的是不管什么样的父母,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太狠吧。但是虎毒不食子说的是虎,人就不一定了。近些年来,我们陆续看到了一些扭曲的人性,然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虎毒不食子,在虎那儿也许存在,在人这一块似乎不是一个定律了。最新的一个事实来自贵州,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触目惊心的感觉让人难过。开水烫头,鱼线缝嘴,针扎手指,跪碎玻璃。贵州10岁女孩被亲生父亲虐待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这个女孩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女童被父亲鱼线缝嘴无人敢拦 虐童,不是家务事!

   就是58号,当时()不能说话,整个头皮烫伤过后有疤痕,有局部感染,有化脓。整个全身都是,胸部、腹部整个都有外伤,有一些疤痕。嘴唇有伤,有一个缺损,有一些外伤都是她父亲用棍子、用绳子打引起的,还有跪玻璃渣,两边的膝关节都有疤痕出现。

   虐童案频发暴露法律干预缺失 专家呼吁严惩施虐者

   提到孩子,往往能碰触到大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虐待儿童事件的屡屡发生,特别是一些父母长期虐待孩子,甚至将孩子打死的案件的发生,让人难以接受,谁来拯救在无助与恐惧中度过的童年?怎样有效震慑虐待子女行为的父母,让他们住手?!

   向虐童暴行亮出法律之剑

  近日,黑龙江一家幼儿园被曝虐童,有儿童“一天被打4次”。这是继亲生父亲将钢针插入女婴体内、后母淹死7岁继女、老师把幼儿扔进垃圾桶取乐等多起虐童案之后,近期发生的又一起令人发指的案件。屡屡发生的虐童案提示我们:制止暴行,法律必须亮剑。 

 

  ★NO.8 话题 韩亚空难牵出海外游学乱象 安全隐患不只在“路上”★

  

  韩亚航空客机在旧金山坠毁事件让游学团以及游学团的安全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花季少女骤然离世,作为国人,无不表示沉痛惋惜。在为两名学生哀悼之余,对于游学现象本身,我们不能不进行反思。

   冷眼旁观中国学子海外游学热:市场火爆 乱象丛生

  近年来,伴随着出国留学潮与移民潮,中国悄然兴起了海外游学潮。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游学从2005年逐渐兴起发展至今,每年市场增长率高达40%-50%。美国媒体报道,今年夏天抵达洛杉矶的中国游学团学生将达15万人。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感受到海外游学的“热度”。尽管日前发生了韩亚航空班机失事事件,但并未冷却中国学生的海外游学热情。

   韩亚空难牵出海外游学乱象 早已异化为旅游购物团

   一架载有307人的韩亚航空波音777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失事,造成两名浙江女生遇难。出事飞机上,141名中国公民中,中国师生就有70人,除了来自浙江江山中学的一个夏令营团,还有山西太原五中和太原外国语学校两个夏令营团。人数占到此次航班上中国乘客的一半。

   暑期游学拒绝“人在囧途”

   消费学生,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这样的学校显然缺乏基本的责任和道义。在这种商业逻辑下,面对学校的软硬兼施,很少有家长敢不就范。不仅如此,不少学校不和家长签订安全协议,教师的出国费用也由学生埋单。家长花了大把的钱,本希望孩子能见世面、开眼界,学到真东西,没承想,孩子却遭遇“人在囧途”——这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缺乏安全保障的冒险之旅。这样的游学含“金”量很高,含金量却近乎为零。

   “游学乱象”亟须正本清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出国游学慢慢变得不再高不可攀。对于学校、家长、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和支持。但是,其中的“游学乱象”亟须正本清源。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以坠机事件为戒,对于假借游学之名牟利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头棒喝;对于打着游学的牌子“游”而不“学”的情况,应予以坚决取缔。

 

NO.9话题 699万毕业生 “最难就业季”如何突围★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上述数据,为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签。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人员需求急剧萎缩,让今年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更显艰难。但也有数据显示,以私营、民营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工数量激增。

  追问“最难就业季” 是否名副其实?

   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目前为止就业率不超过三成,2013年被冠之以“史上最难就业季”似乎并不为过。但事实上,造成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市场需求问题。

   “史上最难就业季”调查:求职难,还是择业难?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我省今年约有40万名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2万人,这其中,武汉高校毕业生约28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人。

   最难就业季并非一声娇嗔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有699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个什么概念?是十年前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而十年前的2003年,正是高校拉开扩招大幕后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

 

  ★NO.10 话题 高校抢生源出妙招 人大晒“女神”同济晒“汉子”★

  

  6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称该女生为“人大女神”。人民大学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实际上,此前已有福建师大打“美女牌”,“学姐在等你”“你再不来,学姐就要走了呀”“学姐会卖萌,学妹很可爱”,并且还将宿舍有空调作为宣传点,“美女加空调”的创意备受人们关注。

   “人大女神”走红被指抢生源新招 网站一度瘫痪

   由于正处高校招生季,许多网友猜测,各大高校将纷纷亮出绝招抢生源。对于“人大女神”,有网友说:“这样的大学,怎能不吸引宅男”,还有人大校友在网上称:“这位女生确实代表了母校女毕业生的优雅气质与清纯形象。”

   “人大女神”受追捧背后的冷思考

   在这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人大女神”照的蹿红本不足为奇。诚如多数舆论认为,高校官网大胆启用漂亮女生照,打破了过去大学官网严肃单调的风格,彰显当代学子的自由个性与优雅气质,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还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重视,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突破。

   大学“女神”可以有,大学精神不能丢

   当然,如果打“美女牌”“帅哥牌”“空调牌”等,如果是学生们“自发”的“卖萌”,附带着为学校的招生“做一点贡献”,也大可宽容待之。问题是,这背后是不是校方有意在“推波助澜”?

   “女神”只是大学招生牌 不是大学景观的全部

   随着招生季开启,大学之间的生源抢夺战已经打响。大学网站为了吸引眼球,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在首页刊出美女毕业生的单人照,引起大量网友关注,网站一度瘫痪,“人大女神”由此诞生。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65号三楼   邮编:510180   联系电话:020-84354059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主办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备案号:粤ICP备18152809号-4